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招生 培养 就业 > 学生活动 > 正文

中心成立2026项目管理组(PMC)

发布时间:2025-09-23 点击次数:

伴随 6 月的尾声,2025 年人力资本项目圆满结束。本届项目在多维度的改进升级,凝聚着 2024 级全体同学的汗水与智慧。为实现项目经验的有效传承,助力 2026 年项目顺利开展,我们选拔严浩峰、李雅秋、姬楚豪、林培雄、韩菁彦同学组成新一届项目管理组(PMC)。通过专属专访,让我们共同了解这些 “接力者” 的风采。



问题1:请你简单的自我介绍

严浩峰:大家好,我叫严浩峰,来自四川成都,很荣幸成为本届PMC的Coordinator

李雅秋:大家好,我叫李雅秋,来自湖南,很荣幸可以成为本届PMC的一员。

姬楚豪:大家好,我叫姬楚豪,来自四川成都,是目前中心的一名研二学生,很荣幸成为本届PMC的一员。

林培雄:大家好,我是CHLR2024级研究生林培雄,来自广东,非常荣幸成为本届PMC的一员。

韩菁彦:大家好,我叫韩菁彦,来自山东省烟台市,很荣幸成为本届PMC的一员。


问题2:你之前在项目中主要负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感想吗?

严浩峰:我在项目前期,主要负责Mincer参数更新、省级代码开发,在项目后期担任总协调组组长及报告组组长,负责项目整体进度把控、报告更新完善,在全体同学努力下,项目圆满在6月底完全完成。

在一年的项目中,记得无数个加班加点辛苦工作的日子、熬夜挑灯奋战的 608、寒假放假前空空如也的学校从最初的数据收集与清洗、严谨的模型构建与分析,到报告的撰写、反复修改与完善,直至最终的定稿。整个过程中付出了非常多的时间精力,也收获了很多。非常高兴遇到大家,一起努力了完成项目,感谢每一个同学、学长学姐和老师的帮助。

李雅秋:项目前期我主要负责两个省份的所有数据处理、Imputation问题核查、CHNS微观数据库的清洗等内容;项目后期作为Documentation组的组长,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完成了项目框架构建与安排、项目改动记录与项目相关文件的收集等工作,让项目进一步地做到可查阅可追溯。同时我还在项目中期的人力资本报告发布会中担任了总负责人之一参与统筹各项工作并主要负责了会场组的工作

很高兴遇到大家和大家一起努力完成了这个项目,虽然过程并不轻松,但是回头看发现自己还是有很多收获~^_^

姬楚豪:一开始和大家一样,负责对应省份的人力资本测算全过程。从项目中期开始,开始承担项目中的不少coding工作——既涉及到现有代码的修改与更新,同时也有新代码的编写,用于面板数据打造及部分核心指标生成等。在项目后期,作为数据组负责人,在全体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本届项目组数据库的构建以及上传。

回首这一年,项目推进难免遇到挑战与瓶颈,也曾感到疲惫与挫折。但最终的成功,离不开项目组全体同学、李老师、陈老师、PMC以及博士学长学姐们的全力以赴与紧密协作。正是大家的共同努力,确保了项目始终稳步向前。在此过程中,我个人也获益匪浅。

林培雄:我主要负责两个省份的所有数据处理、传统人力资本排名(跨省比较)以及撰写报告的部分内容。回顾整个项目过程,最大的感想是“严谨”与“协作”的重要性。数据处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马虎,一个微小的数据误差可能影响后续排名与分析结论;跨省比较与报告撰写则需要与团队成员频繁沟通与讨论。

韩菁彦:过去一年的项目经历,像一场围绕数据的 “全链条修行”。我全程负责重庆、黑龙江两个省份的数据工作:从最基础的数据收集、数据库清洗,到需要精准建模的人口计算、J-F 法与传统人力资本测算,再到 Mincer 方程参数求解、全国及分省增长率核算,甚至中期的 Imputation 问题排查,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从一开始对着海量数据的忙乱,到熟练用代码实现复杂计算,再到沉着梳理出清晰的人力资本报告,我不仅练硬了数据处理和多任务应对的 “基本功”,心态也跟着稳了下来。


问题3:在项目中有哪些收获?

严浩峰:硬技能方面,对于stata的使用更熟悉了,尤其是在循环语句方面,通过不断地学习,在学长学姐帮助下开发出了mincer的省级数据生成代码,提升了自己的代码能力。

同时,在组织协调整个项目后期工作的过程中,在各位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在项目管理,尤其是排期与进度把控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李雅秋:做完项目对我国的人力资本情况特别是自己负责的省份有了更清楚更深刻的认知,同时也收获了一段与优秀的大家一起努力的美好回忆。

姬楚豪:硬技能方面,对数据处理有了更多的认知:运用Excel进行初步的数据更新与整理,并进一步使用Stata完成更复杂的清洗、分析和计算工作。软技能方面,我的提升更为显著:通过对项目全流程的跟进,增强了对项目节点的把控力;在与团队成员的协作中,我的沟通效率和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锤炼。

林培雄:一方面,我掌握了数据从收集到清洗再到测算的全流程处理,在跨省排名分析中学会了如何结合指标体系拆解问题。另一方面,报告撰写则让我的文字表达和观点提炼能力更精准。我相信,人力资本项目的价值不仅在于得出排名结果,更在于通过数据洞察为地方制定人才政策、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

韩菁彦为期一年的人力资本项目,我实践成长的重要载体,收获了技能与心智的双重提升。在认知与技能层面,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深化了对人力资本概念、度量方法的理解,明晰其经济价值; Stata 能力获得突破,多任务处理能力大增;心智与协作上的成长同样鲜明,我摆脱初时不安,抗压性与沟通力明显提升。并且班级为单位的团队氛围融洽,在此也很感谢师生间的互助骨干成员的启发。


问题4:经过了一年的努力工作,你现在成为pmc后的感受?

严浩峰:很荣幸成为新一届PMC!从干项目到带项目,不变的是项目,变的是责任。希望与新一届项目组同学一起努力,让项目越做越顺利、越做越好

李雅秋:现在当pmc为学弟学妹们解答问题的时候常常自己也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很多之前在做项目时不理解的地方,在做完整个项目后就已经可以理解了,对项目整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成为PMC中心对我的肯定还是希望自己可以尽可能地完成好这个任务,帮助学弟学妹们圆满地完成人力资本项目。

姬楚豪:很荣幸能够成为本届PMC,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这对我是一份莫大的鼓励。期待与2026届同学们一起协作,将项目做的越来越好!

林培雄成为pmc后,最深的感受是责任维度的拓展。过去,更多的是聚焦在自己负责的具体省份,如今需考虑统筹项目全流程,为下一届同学传递一些经验与教训,希望能帮助团队更高效完成项目。

韩菁彦从项目实践者到 PMC,身份的转变让我收获了全新的认知与体验,更扛起了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这份角色转换带来了视角的革新。深切感受到,角色转变让思考重心从 “做好自己的事” 转向 “带好整个团队”,从前聚焦个人任务的完成,如今则能站在更高维度理解项目全貌 —— 看清任务的结果导向、拆解流程的环环相扣,考量如何助力下一届项目组顺利推进、达成目标。责任与荣幸并存于这份新身份中。带领新团队、传递项目知识、应对筹备阶段的不确定性,每一项都是挑战,但这份挑战更源于 “被认可” 的荣幸,这会驱动着全力扛起传承使命。


问题5:在担当pmc后,你对今年会做的创新和改进?

严浩峰:一是在项目前期就引入documentation文档,帮助大家及时记录项目进展与变化;二是根据博士学长学姐和老师的意见,把传统人力资本部分提前到Imputation后,使得数据引用过程更加连续,同时拟加入物质资本计算,使得人力资本指数体系更加完善;四是在mincer参数部分适当引用往年确定结果,提高项目工作效率。

李雅秋:作为documentation组长,今年会尝试让项目进程和节点都更加清晰,让学弟学妹们更加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下一步该做什么

姬楚豪:目前处于项目初期,需先确保关键流程的高效传承,再和本届团队在推进中共同探索,挖掘新的想法与技术手段,并付诸实践,推动项目发展。

林培雄:可能会在项目的部分流程做些改进吧,比如会议纪要的常态化,因为到后期的工作,项目团队常常需要回忆前期工作的一些细节,而会议纪要能帮助复盘。而涉及代码和方法的创新和改进要更加慎重,需要项目成员与老师们的沟通探讨。

韩菁彦在高雅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将重启物质资本这一部分这是我们这届在实践阶段从未接触过的全新领域,同样也是今年人力资本项目的重要创新之处。希望今年我们能一起啃下这块 “硬骨头”,为项目构建起更完整的研究版图,让这份传承在创新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撰稿人:严浩峰、李雅秋、姬楚豪、林培雄、韩菁彦

编辑:朱凌萱

审稿人:汪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