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中央财经大学创新发展学院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迎来了76周年庆典的重要活动之一——校友座谈会。此次座谈会在学术会堂506举办,由中心高雅老师主持,中心教师张亿、杨帆征、尹妮娜参会,三位来自银行、事业单位、体制内的校友,2021届王涵竣、2021届石凌雁、2025届王禹昊带着丰富的职业经历和宝贵的心得体会,与在校学生及中心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分享。

下午4点,座谈会正式开始。首先,主持人高雅老师代表全体师生对远道而来的校友们致以最诚挚的欢迎和感谢,并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的求职经历与职场体验。石凌雁学姐介绍了自己在事业单位的工作,认为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对于当前的工作是十分有帮助的,欢迎学弟学妹们来到相关部门实习。王涵竣学长则介绍了自己研究生期间的实习和秋招经历,重点讲述了自己的求职意向如何从金融行业转向体制内,参与北京选调的经历,以及就职几年来的大致情况,并在如何选岗、准备秋招和国考的时间安排等方面为学弟学妹们提出了许多实用性建议。王禹昊学长建议各位学弟学妹们在求职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对自己的抗压能力等方面要有一个客观评估。

在认真听完校友们和老师的经验分享之后,座谈会进入到提问环节。同学们提出自己的疑问,校友们和老师对此进行了针对性的回答。
Q1:请问当前工作和研究生学习内容关联大吗?
A1:我目前的工作主要聚焦财政金融领域,目前的工作和劳动经济学关联不是很紧密,但方法上是共通的。
Q2:我本来的规划是去央国企或互联网做财务,但目前拿到了不错的券商前台实习offer,是否要转变求职方向?
A2:央国企和券商的发展路径是不同的,央国企的发展路径是比较明确稳定的,券商后期的成长空间和收入前景会比较大,两者所处的圈子也是不一样的,以你的工作和实习经历来看,更推荐在这个领域尝试一下。
A3:如果你是担心秋招是否可以拿到投行的债券交易offer的话,就先在这个领域实习试试,看看身边其他实习的人,综合考量一下竞争激烈程度如何,再做最后决定。

接下来,中心杨帆征老师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杨帆征老师提出,年轻的时候试错成本是最低的,因此同学们要趁着年轻大胆尝试,不要给自己设限,同时也建议不要孤注一掷,准备两个求职方向要更为稳妥。杨老师也指出,在求职申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变数,最后的工作地点、求职方向可能会和最初预期不符,对于变数要积极应对,相信一切是最好的安排。

之后,会议进入自由交流环节。同学们与学长学姐和老师们围聚在一起,展开了亲切而深入的对话。大家围绕职业规划、行业动态及学业困惑等话题踊跃提问,校友们则结合自身经历倾情分享,提供了许多真诚建议,现场讨论氛围热烈。

最后,本次座谈会在主持人高雅老师的宣布下圆满落下帷幕,校友与老师们合影留念。高雅老师特别向各位校友的悉心分享致以诚挚谢意,指出他们所传递的丰富职场经验与人生感悟,为在校同学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职业发展参考,这场校友交流活动不仅进一步拉近了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距离,也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宝贵的学习互动平台。我们坚信,在全体师生的齐心协作以及校友们的持续关注与支持下,中央财经大学创新发展学院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撰稿人:邱南沙
编辑:朱凌萱
审稿人:汪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