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与讲座 > 最新消息 > 正文

《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13》在京发布

发布时间:2014-07-24 18:40:00  点击:  来源:中国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

12月15日《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13》在北京发布,这是国内第一套科学、系统地定量描述中国人力资本分布及发展的报告。对于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CHLR)探索中国人力资本测量和人力资本体系构建的努力和成果,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开幕词中评价称其“为相关领域的实证研究提供综合的人力资本度量指标”。


 

15日“第五届人力资本与劳动市场国际研讨会暨2013年中国人力资本报告发布会”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召开。中心(CHLR)对外发布了《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13》(《报告》),著名人口学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教授,耶鲁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Mark R. Rosenzweig莅临会议并做主题演讲。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在开幕式上致辞并高度评价《报告》,他指出系列报告发布以来,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其成果及中心(CHLR)在此期间的努力对学术交流和学术资源共享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报告》基于中心(CHLR)“中国人力资本的测量及人力资本指标体系的构建”项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中央财经大学的专项资助。该项目旨在建立中国第一套科学、系统的人力资本指数,定量描述中国人力资本的分布及发展动态;为更深入地研究人力资本及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供综合度量指标;在实践上为政府的相关重大经济社会决策提供定量依据;同时为中国人力资本的度量方法和指标成为国际人力资本指标体系的一部分,人力资本作为国民账户的一部分纳入到我国国民财富的衡量体系提供前期工作。该项目由中心(CHLR)特聘教授、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海峥主持,人力资本指数收入计算法——JF方法的创始人Barbara Fraumeni教授,中心所有全职、特聘教授,以及全体研究生和行政人员共同参与。该项目成果《中国人力资本报告》,自2009年首次发布以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每年定期发布的更新引起广泛社会反响。


《报告》由李海峥教授于会上发布,包括中、英文报告和中文附录三部分,相比于2012版《报告》主要更新内容包括:使用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将全国和各省人力资本更新至2010年;新增加计算了海南、江西、吉林、四川和重庆人力资本,基本构建形成中国国家层面及二十二个省级层面人力资本面板数据库;估算并发布全国以及各省1985-2010年固定资本存量;计算并发布各省1985-2010年生活成本调整指数。为了促进学术交流和学术资源的共享,项目相关的各项人力资本、固定资本及生活成本指数的相关度量指标数据已通过人力资本中心的网站对外发布供免费使用。


《报告》发布,2010年中国人力资本总量按1985年货币计算为168.98万亿元,与1985年的28.60万亿元相比,增长4.9倍,其中:农村为43.57万亿元,城镇为125.41万亿元;男性为109.14万亿元,女性为59.84万亿元。在已经计算的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实际人力资本总量排名前五的省份依次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河南。2010年中国人均实际人力资本为15.1万元,其中:农村为7.9万元,城镇21.8万元;男性为18.2万元,女性为11.4万元;在已经计算的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前五名为上海(37.8万元,按1985-北京生活成本计算,下同)、北京(34.5万元)、浙江(33.7万元)、天津(33.2万元)和江苏(32.9万元)。


《报告》发现,1995年之前中国实际人力资本总量的增加快于实际人力资本的增加(分别为2.12%和0.97%);1995年后两者几乎以相同的年均增长率增长(分别为10.84%和10.54%)。而这两个时期人口年均增长分别为1.38%和0.68%,这表明近年来中国的人力资本增长并非由相应的人口增长导致,而是由教育及其他因素所推动。GDP与人力资本总量的比率基本呈上升趋势,表明人力资本的平均生产效率在逐渐提高。《报告》表明,人均人力资本城乡间的差距日益增大。1985-2010年间,农村人均人力资本总量的年均增长率为4.95%,而城镇为5.77%;1985-1994年间,农村人力资本总量的年均增长率为0.08%,而城镇搞到0.85%;1995-2010年间,在城乡增长均加快的背景下,差距更为明显,从村年均增长率为8.11%而城镇年均增长率则达到9.98%。

同时,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促进中国人力资本增长的主要因素为快速的城镇化,其次为教育。而年龄对人力资本的增长为为负,这表明人口老年化已经影响人力资本的增长。


李海峥教授在会上讲述了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还展示了部分基于《报告》中数据的具体问题研究。在中国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随着平均受教年限增加和生命预期的延长,工作在生命中的时间占比在不断减小。例如,博士的受教年限平均为22年,若男性博士60岁退休,其工作年限仅为31年;但平均受教年限为9年的男性初中毕业生在60岁退休,其工作年限为44年。同时由于平均受教水平的增高,人口收入峰值向后推迟,突出表现为本科以上学历女性在收入水平达到峰值时年龄为54岁(以2009年为例),但由于退休政策使其次年便退休。如果工资代表人力资本强度,这表明劳动者在人力资本强盛时期被退休,浪费了人力资本资源。如果可以适当推迟退休年龄课增大中国劳动力市场中总人力资本量增大。另外,利用《报告》中的数据人力资本也为地区均衡发展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李海峥教授发言中总结了该项目于对应《报告》在五年内取得的成果,中国人力资本报告中的部分内容:已形成7篇论文发表于国内外重要期刊及著作,包括该领域的国际重点期刊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国内经济学领域的权威期刊经济研究 (2篇),世界银行官方报告等,6次参加国内外特邀专题报告,带来6个国家项目,自该项目报告发布以来得到学术界同人的关注和建议、媒体的广泛报道。


对于中国的人力资本,蒋正华教授也做出了主题发言。他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逐步转变,在未来若干年内,快则五至十年,慢则二十至三十年可以完成这个转变。在增长方式改变的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将会逐渐从以数量为主转变为以素质为主。经济增长目标可以与人口发展过程相适应”。与此同时,“劳动力的素质与产业发展要求应当适时调整契合,教育体系应当适当整合,薪酬制度也应进一步优化,使各类人才与生产需要相适应,使各层次技术人才结构,包括技工队伍结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在此次大会的主题发言中,耶鲁大学Rosenzweig教授向中国学者们展示了自己有关中国经济的研究:由于家庭的资源约束,家庭中孩子的健康及教育会有“质量-数量”的转换关系,过多的孩子对于受教年限、大学入学率、数学和读写能力、健康都有负的影响,相应的独生子女政策对这几项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Rosenzweig教授也储蓄的行为和孩子数量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由于多渠道的影响,这一关系并不能在整体分析时给出确切答案。但Rosenzweig对于我国的人力资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会议由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CHLR)主办,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北京代表Vincent Perrin博士、《中国经济评论》主编Belton Fleisher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李俊生及副校长赵丽芬等出席了会议,海内外近百名学者加了会议及分会场专题研讨。随后《中国经济评论》(China Economic Review)主编、俄亥俄州立大学Belton Fleisher教授组织了中国经济评论作者讲座及研讨会。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学术会堂南楼六层 邮编:100081

电话(传真):010-62288298 邮件:cufechlr@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