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力资本指数报告2010摘要


尽管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与创新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各国学者和政府的共识,但准确测度人力资本却一直是研究中的难点问题。主要原因如下:第一,缺乏相关数据;第二,数据的搜集、整理以及计算工作非常繁杂;第三,人力资本因其独有特征使得估算其市场价值相当困难。

根据中国数据的特点及国情,我们将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Jorgenson-Fraumeni的终生收入法(以下简称J-F的方法)确定为主要方法计算中国人力资本的存量。同时,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我们将微观调查数据和宏观数据结合起来,改进了J-F计算法,大大增加了该方法运用于中国数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我们据此对中国人力资本进行综合系统地度量和估算并构建了多项人力资本指数。

在本报告中,我们计算、更新了1985-2008年中国国家层面人力资本总量及分性别、城乡的人力资本总量及相应的人均人力资本,分析了它们的分布状况和变化趋势。同时,我们也计算了北京、辽宁、江苏、广东、甘肃五个省(市)的人力资本。

我们的主要计算结果如下(实际值按1985年货币计算;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折现率按4.58%计算):

1. 2008年,中国名义人力资本总量为370万亿元,实际人力资本总量为90.5万亿元。其中,农村的实际总人力资本为33.8万亿元,城镇为56.7万亿元,分别占实际人力资本总值的37.4%和62.6%。 1985-2008年间,中国的总人力资本年增长率为6.72%,大大高于其他发达国家。1994年以后,人力资本增长加速,1995-2008年间的年均增长率达7.67%。按照3.14%的折现率计算,中国名义人力资本总量为501万亿元,实际人力资本总量为129.6万亿元。

2. 2008年,中国实际人均人力资本为8.13万元,其中城镇为10.95万元,农村为5.67万元;男性9.20万元,女性6.93万元。 1985-2008年间,人均人力资本增加了3倍。1995年之前,总体人力资本的增长(年均增长率为5.24%)快于人均人力资本(年均增长率为4.07%);1995年以后,二者几乎以相同的年均增长率增长(7.4-7.7%)。这表明近年来中国人力资本的增长主要不是由人口增长导致,而是由教育及其它因素所推动。按照3.14%的折现率计算,中国实际人均人力资本为11.6万元, 其中城镇为15.96万元,农村为7.88万元;男性13.38万元,女性9.70万元。

3. 1985-2008年间,农村总体人力资本的年均增长率为4.66%,而城镇则高达8.67%;到了1995-2008期间,城乡增长均加快但城镇更快,农村年均增长为5.58%,而城镇年均增长为9.29%。

4. 男性的总体人力资本和人均人力资本都要高于女性。虽然城镇总体人力资本和人均人力资本的性别差距在拉大,但近几年农村总体人力资本和人均人力资本的性别差距却呈缩小趋势。

5. 基于受教育程度和地区的人力资本Divisia指数的增长快于基于性别和年龄的指数增长,这表明教育和城市化对中国的人力资本积累具有重要影响。

6.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力资本总量大,但人均人力资本却相对很低,为美国的的六分之一,加拿大的四分之一,因此,中国距人力资本强国还有很大差距

7. 相对于GDP和总体物质资本,总体人力资本的增长相对较慢,人均人力资本的相应对比也显示出相同的趋势。人力资本在经济总量和物质资本总量中的相对份额在下降。

8. 城镇和农村总体人力资本、人均人力资本之间的差距都在进一步扩大。

9. 对2009-2020年的国家人力资本变化趋势的预测显示,如果仅人口变化而其它因素保持在2008年的水平,总体人力资本和人均人力资本的增长将会大为放慢,农村的总体人力资本甚至会下降。因此,需要采取更积极的人力资本投资政策,以保持人力资本长期的较快的增长。
10. 我们计算了北京、辽宁、江苏、广东、甘肃五个省(市)的人力资本并构建了相应的指数体系。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学术会堂南楼六层 邮编:100081

电话(传真):010-62288298 邮件:cufechlr@gmail.com